
「感講夥伴學校計劃」以預防為本、全校參與模式推行,我們擔當「支援者」、「促導者」、「諮詢者」的角色,致力與夥伴學校深入合作,在學生、教師、家長三方面共建同理心校園文化,帶來系統性影響。
計劃涵蓋學生「社交情意教育」正規課程、教師和家長培訓、善意溝通工具等,希望協助學生自我關懷、增強抗逆力,並以溝通建立更緊密的人際關係,預防情緒和行為問題。
自 2018 年成立至今,JUST FEEL 感講 已與超過 40 所小學成為夥伴,為超過 37,300 位學生、7,800 位教師及 51,300 位家長提供支援。
_edited.png)
感講夥伴學校計劃
_edited.png)
計劃內容分享
德信學校 x JUST FEEL 感講

🦒善意溝通家長日|感講夥伴學校計劃

🦒JUST FEEL 開學適應週|感講夥伴學校計劃

🦒「童理感講」學生活動|感講夥伴學校計劃

請求

觀察

感受

需要
理論基礎:
善意溝通

「善意溝通」是由人本心理學家 Marshall Rosenberg 提出,是建立同理心、連結彼此、建立關係的具體心法。當中包含四個步驟,「觀察」、「感受」、「需要」及「請求」。「觀察」是客觀地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,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,而不判斷或評估;「感受」是指把自己的感受溫和的說出來,幫助對方同理自己;「需要」是指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什麼,而非只是提出批評或策略;「請求」是指考慮雙方的需要,提出明確、具體的請求。「善意溝通」透過步驟明確、簡單易明的溝通心法,讓每個人更有效地表達及理解彼此感受和需要,促進個人身心靈健康及人際關係。
善意溝通四步曲
1. 客觀地說出人們所做的事情,清楚地表達觀察結果,而不判斷或評估
2. 把自己的感受溫和的說出來,
幫助對方同理自己
3. 直接說出自己的需求是什麼,
而非只是提出批評或策略
4. 考慮雙方的需要,
提出明確、具體的請求

理論基礎:
社交情意教育
(又名社交情緒教育)
社交情意教育(又名社交情緒教育)(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 是一個關於如何促進學生身心靈及社交健康的學習框架,讓學生學習並掌握必要的知識、技能和態度,從而能夠認識和掌握自己的情緒、 有效地解決問題、並與他人建立起積極的人際關係,當中圍繞五大能力面向:包括「自我認知」(self-awareness)、「自我管理」(self-management)、「社交認知」(social awareness)、「人際關係」(relationship skills) 及「負責任決定」(responsible decision making)。社交情意教育是一套清晰整全的學習階梯,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當中學習目標。
推薦
來自家長與學校
訓輔主任
李老師
JUST FEEL 的培訓十分實用及讓老師能容易地掌握內容。
張校長
JUST FEEL 的課程及工具能幫助學生避免衝突。
家長
善意溝通能有效地幫助我解決與女兒之間的衝突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