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作家相片JUST FEEL感講

感講你知:令人「失聯」的比較



「點解人哋咁醒,你就教極都唔識呢?」


「嘩,人哋細細個就已經識幫手煮飯做家務啦…… 」


「點解你成日打機?你好似人哋咁勤力就好啦!」


筆者家裏有三姊弟,從小就在「比較」的氣氛下長大。最怕是親戚朋友聚首一堂時,拿孩子們作「話題」,互相比較一番。有時我會尷尬地笑,很想他們快點終結這個話題;有時姊姊會生氣,整場聚會板着臉;有時弟弟會不耐煩地反駁。有一次,我承受不了種種的比較,衝口而出說了一句:「你咁鍾意人哋,咁你去做人哋阿媽囉!」


「比較」總是以彼此受傷的心、斷裂的關係作完結。「比較」是一種構成「失聯」(disconnected)的語言,並帶有「診斷」(diagnosis)的意味。所謂「失聯」,意思是明明想關心對方,和對方建立連結,卻因為忽略了對方的感受和需要,破壞了連結。比較時,我們猶如醫生診症般下「診斷」,指出別人有什麼「病痛」,給他們貼上標籤,例如「不聽話」、「懶」、「蠢」等,卻沒有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需要。例如,子女「沒有幫手做家務」背後的需要可能是「休息」和想有「自己的空間」,而非單純的「懶」。過度簡化的「診斷」會使我們忽略了子女的需要,失去連結。當子女們聽到比較時,他們收到的診斷報告是「別人好,我不好」,聽到的,是批評和指摘,而不是父母的關心。「比較」不能幫助我們清晰、真誠地表達自己,反而會令溝通失效。


善意溝通鼓勵我們有意識地改變表達和聆聽的方式,根據自己的觀察、感受、需要作出請求,真誠地表達自己。「感受」和「需要」是人與人之間的共通語言,能促使連結,令彼此聽到對方的愛。


善意溝通4部曲 化比較為關心


筆者想嘗試改變與家人的溝通方式,於是晚飯時提議和家人一起學習善意溝通4部曲(觀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請求)。我介紹善意溝通後,媽媽收到一則來自朋友的信息,然後向弟弟說:「細佬你睇吓,人哋個仔幾叻,買股票賺咗1萬蚊!」我原本很泄氣,因為剛才教了他們不要評論,要說出自己的觀察、感受和需要,怎知道媽媽立刻來了一個「診斷」的示範。我以為弟弟會一如既往地為自己爭辯,怎知道弟弟停了一停,說:「聽到你講話人哋個仔好叻,買股票賺咗1萬蚊(觀察),我覺得好鬱悶(感受),因為我都想你欣賞吓我(需要),如果可以,我想請你讚吓我(請求)。」媽媽聽見後,只說了一句:「好呀。」看到這一幕,我真的很震驚,因為換作是以前的溝通模式,他們很有可能會一直爭執下去。


事後與媽媽傾談,她表示只是想道出事實,並沒有想比較,但我們聽着總覺得有比較的意味。這是因為「叻」是一種「診斷」,原來要「買股票賺1萬元」才算「叻」,當中也隱藏着比較,因為我做不到,所以我「唔叻」。小時候最常聽見「幫忙做家務」才算「乖」、「溫書幾小時不打機」才算「勤力」、「成為頭三名」才算「聰明」……當我們聽到這些「診斷」而知道自己做不到的時候,自然就會有比下去的感覺,聽到的是父母的指摘,而不是關心。

我猜想,不少家長在比較時,背後的需要其實是關心孩子們的學習、健康和成長。我鼓勵各位家長可以嘗試把「比較」演繹成自己的感受和需要,例如:「媽咪覺得好擔心(感受),因為媽咪想關心你嘅健康/成長(需要),可唔可以請你同媽咪分享一下……」


如果我們想和子女保持連結,就需要留意說話中令彼此失聯的部分,有意識地練習善意溝通。每次說話前先停一停,想一想,當中有沒有「診斷」?有沒有「比較」?自己的感受、需要又是什麼呢?


文:張雪怡(JUST FEEL 感講項目主任)


作者簡介﹕註冊非牟利機構「JUST FEEL感講」的願景,是轉化學校和家庭的溝通文化,透過支援教育工作者和家長,攜手共創同理心校園和家庭文化,提升孩子的身心靈健康。


[Happy PaMa 教得樂 第392期]

289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